中文

English

细菌芽孢染色实验步骤 - 尊龙凯时生物医疗解析

发布时间:2025-03-17   信息来源:巩园锦

实验原理:细菌的芽胞具有厚而致密的壁,透性低,因此不易被染色。普通染色法只能使细菌菌体着色,而芽胞则呈现无色透明状。芽胞染色法正是根据芽胞难以染色的特点设计的,若一旦染色后又难以脱色。所有的芽胞染色方法都遵循同一原理:需要使用染色力强的染料并加热以增强芽胞的着色。染色过程中,菌体同样会被染上颜色,经过水洗后,芽胞染上的颜色不易流出,而菌体则会脱色。之后使用对比度强的染料对菌体进行复染,使菌体与芽胞呈现不同的颜色,以便更加明显地观察芽胞。实验器材:1. 活材料:培养36小时的苏云金杆菌(Bacillus thuringiensis)或枯草杆菌(Bacillus subtilis)。2. 染色液和试剂:5%孔雀绿水溶液、0.5%蕃红水溶液。3. 器材:小试管(75mm×10mm)、烧杯(300mL)、滴管、玻片搁架、接种环、擦镜纸、镊子、显微镜等。实验方法:1. 改良的Schaeffer与Fulton染色法: - (1)制备菌液:在小试管中加入1—2滴无菌水,用接种环从斜面挑取2—3环的菌体并充分打匀,制成浓稠的菌液。 - (2)加染色液:在小试管中加入2—3滴5%孔雀绿水溶液,用接种环搅拌至染料与菌液充分混合。 - (3)加热:将试管浸于沸水浴(烧杯)中加热15—20分钟。 - (4)涂片:用接种环从试管底部挑取菌液于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涂面,晾干。 - (5)固定:将涂片通过酒精灯火焰3次。 - (6)脱色:用水冲洗至流出水中不再带有孔雀绿颜色。 - (7)复染:使用蕃红水溶液染色5分钟后倾去染色液,无需水洗,直接用吸水纸吸干。 - (8)镜检:先用低倍显微镜观察,再用高倍显微镜,最后使用油镜观察。结果:芽孢呈绿色,芽胞囊和菌体呈红色。注意事项:1. 用于芽孢染色的菌种应控制菌龄。2. 改良法在节约染料、简化操作及提高标本质量方面均优于常规涂片法,推荐优先使用。3. 使用改良法时,为获得良好涂片,需制备浓稠菌液,并在取染色的菌液时充分搅拌,以避免菌体沉于管底导致涂片菌体数量不足。

细菌芽孢染色实验步骤 - 尊龙凯时生物医疗解析

了解更多生物医疗相关技术,您可以访问尊龙凯时,汇聚行业最新资讯与技术,协助您在生物医疗领域的探索与发展。通过使用尊龙凯时的产品,提升实验效率,确保准确的实验结果。